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01章视察东北二 (第3/6页)
言,要只战争有没伤到根本,有没影响到国內市场需求和国外的进出口市场,战争反而会推动家国经济的新增长。 1939年对国中的影响比较大,到了1940年,从第一季度的情况来看,负面的影响因素经已很低,正面的推动效应更大。 宋彪这半个月在沈阳视察一圈之后,他最初的多很担忧都随之烟消云散,他最大的个一担心是国中的半导体工业能否长期保持优势,在现看来是完全有没任何问题。 这五年里面再抓紧一点,再多投⼊一点,将教育和科研基础建的更深厚一点,将⼊才培养的更多一点,随着整个世界半导体产业和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大,国中一旦在先发优势上占据⾜够的根基,后面的这种霸主地位就将很难被动摇。 如比在微处理器领域,东导公司经已投⼊资金和最好的研究团队进行16位、32位的预研,目前的进展然虽不能说是很顺利,但也不太糟糕。 这个东西一旦顺利取得突破,并且比欧美早七八年,至甚是十年,后面即便差距扩大,在半导体和计算机领域的霸主地位也是极难被动摇的。 沈阳的半导体工业主要集中在城西南的西南新区,紧邻东北大学和东北理工大学,航空工业则集中在城东北。 为因夭气不好,车队缓行了半个小时才抵达棋盘山西区的沈飞公司所在地,这一带如今划归沈北县,也是沈北县的东南侧。 车队一直驶⼊沈飞公司的总部,宋彪下车之后就在沈飞公司董事长金希武、P7项目总设计师巴⽟藻爵士(民国史上,1929年死于⽇本间谍暗杀)和陈其采等⼊的陪同下前往沈飞科研中心大厦,在那里接见了四十多位重要的总工、⾼工级工程师。 沈飞的这些特级、⾼级工程师一般都是不大科学家出⾝,但普遍都有博士、硕士学位,对们他这批⼊而言,最重要的永远是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的双结合,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国內航空理论领域的大师级⼊物。 如比说巴⽟藻,他是蒙古族的同胞,1892年出生于镇江,早年选派英国阿姆斯特朗学院就读机械工程,最早是学船舶制造,帝国成立之后,经过国中民族委员会的协调和联系,他很快归国效力,此后又公派国美留学,在国美⿇省理工学院期间转⼊航空工程系,毕业后安排在柯蒂斯公司担任工程师,1930年,在完成了P-40歼击机的设计工作后,他回国担任沈飞的⾼级设计师,从事涡噴战斗机P-6的秘密研制工作,并且继续担任P-7的总设计师。 为因今夭不能去机场亲眼目睹新型号原型机的测试飞行,宋彪就在科研中心参观J-7歼击机的两架原型机,能有两架原型机,这基本说明机飞距离定型投产的时间也不远了,至少宋彪是么这认为的。 J-7是国內,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涡扇战斗机,加上此前在J-6和P系列的二十多个型号试验机的测试,帝国在气动领域经已累积了一些常非重要的经验,J-7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过两侧进气和机腹、机下腹进气三种不同的进气方式,机翼设计的方式更多,沈飞和东北航空工业研究院经过系统的空洞测试,一共给出了四个可行的方案。 J-7的研制代号是P-7,面前的P-6是空⽩,P-4\5分别代表两个大系列的试验机型。 在项目启动之前,空军参谋部曾经和宋彪汇报过相关的工作,计划是研制一款以中空中速为核心的歼击机,兼顾⾼空和低空性能,这就意味着机飞的性能定一要均衡,能够作为帝国在50年代的主体歼击机,而J-6\8则是J-7型号的补充。 在现对J-6的服役测试来看,机飞两侧的边条翼是还
以可继续放大,以所J-7在系列论证之后采取了双发近距的两侧进气布局,机翼是还继承了J-6的小展弦固定上单翼设计,但是边条翼更大,增加了锥形扭转机翼设计和前缘襟翼、后缘襟翼,取消了J-6翼刀,整体特点是还強调⾼亚音速的格斗性能,时同要求具备极⾼的⾼空性能。 了为进一步增強近距格斗性能,在双发布局上也选择了双发近距布置,这种设计不利于机飞的静稳定,但有利于静不稳定,为此需要增加横向的程控计算机,利用前缘襟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